"
作文讲座
李恩辉
其实,我很喜爱诗词。年轻时也喜欢写一些似是而非的诗,现在全丢了。
遥望诗国的夜空,可为群星璀璨、耀眼夺目,著名诗人不胜枚举。
我很喜欢两个诗人:曹操和徐志摩。
我喜欢把海滩上的贝壳比成英雄的眼泪,而且还自以为是。就是因为曹操的《观沧?!罚?b>投影)?!度菀濉酚牒笕税巡懿俚背梢桓黾槌祭雌兰?,我不大赞同,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诗人、政治家。没有看到国家统一他已经很伤心了,后人又骂他,能不更伤心?诗人被文人戏弄了多少年??!走在沧海之滨,诗人老泪纵横,泪珠落在沙滩上,幻化成了坚硬贝壳,千百年来,一直闪耀着美丽的光芒,吸引着后来的捡拾者。
风流才子徐志摩也同样影响了不少现代人,康河的柔波养育了他的心灵,也陶冶了无数像我一样的后人(投影)。诗美,情美,洒脱,豪放,现实中的人很难学到。
人活着就不容易,许多东西在现实中是可遇不可求的。写诗就比较难,写文章相对就好一些。而且实用价值更大些。所以今天给大家交流一下写作方面的问题。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陶渊明的反问,也让我这个语文教师惊醒、反?。何颐怯镂牡奶镌笆裁囱??是绿草茵茵还是残垣断壁?一系列的辅导班有语文吗?在学生、家长、社会的心目中语文地位在哪里?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背踔胁谎в锓?,高考却要考查!怎么办?语文怎么学?你准备好了吗?
孔圣人说:“既来之,则安之?!鼻懊娴幕八闶且园?!今天与同学们交流一下写作方面的体会。我计划谈三个方面的问题:
1、 写作意义2、写作技巧 3、几点建议
一、 写作意义
1、 一起熟悉两个事件:
事件1 公元1057年秋季的某一天,东京汴梁。全国高考结束后批卷现场。几位考官正为四川一考生的文章而陶醉,主考官欧阳修赞不绝口。结果:该文章评为全国第二名??忌彰核臻?。
后来:苏轼名噪京师,走上仕途,成为一代宗师。(看投影)
事件2 公元1679年秋季的某一天,皇都北京。全国高考结束后,一位考生名落孙山。又考了52年。71岁的考生依旧榜上无名??忌彰浩阉闪?。
后来:成了教书先生,小说家。(看投影)
结论:一篇文章定终身??!
你说写作多么重要!
2、 回到现实吧
语文高考150分,作文是60分—70分。几近总分的一半。
08年高考结束,多少学生怕得要死???!不是因为数学难了,是因为作文没谱??!多少学生不敢见我?其实后来明白了:多数人的作文还是不错的。单优线116分,谁敢想?
上海卷作文70分??!你敢说不重要吗?
社会的事就不用说了。哪个专家、领导的写作水平也不差??!
二、 写作技巧(看投影)
高考满分作文不是任何人都能写出来的,但是我们也未必写不出来!里面有很多窍门,只要我们能够虚心学习,“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分开说一说记叙文和议论文。
(一) 记叙文:讲究以情感人。真情实意。
翻开历史的书卷,让我们感动的人物比比皆是:是“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是“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陶潜,是隐忍不能、逼上梁山的林冲,是“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的黛玉,是朱自清父亲的背影,是祥林嫂呆滞的眼睛,是《荷花淀》里藕断丝连的活泼的女人们,是屈辱一生、不求回报的丑娘们。
让我们感动的东西如何转变成我们作文的素材与动力,值得我们好好探讨。
文似看山不喜平,是说记叙文写作要有好的技巧。我们结合两种类型来看。
记叙文两种主要类型:侧重记人的记叙文和侧重记事的记叙文。
1、怎样写人:我总结了五个字:“言行思貌景”。
(1) 通过人物的语言写人。人物的语言要充分个性化的,能表现人物的出身、教养、经历和性格,让人读了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2) 通过人物的行动写人。人物的行动要符合生活的本质,符合人物的性格发展的逻辑??梢匝≡窬咛宓?、富有特征的行动来显示人物的性格和心理活动。
(3) 通过人物的心理写人。人物的内心世界是很丰富的,心理描写就是要充分揭示出人物内心的喜、怒、哀、乐、爱慕、思念、苦闷、痛苦、怨恨、惊恐、嫉妒等等。常见的心理描写方式有内心独白、思忆联想、梦境幻觉、动作暗示等。
(4) 通过人物的肖像写人。人物的肖像主要指人物的外貌,包括人物的容貌、服饰、姿态和神情等等。肖像描写可以写人物的静态,也可以写人物的动态。
⑸,通过人物的活动环境写人。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的,人物的个性的形成与他所处的环境有关,写好环境对表现人物的性格极为有用。
⑹,通过细节描写、侧面描写的方法来写人。根据人物性格发展的逻辑,捕捉、挑选最具有特征的细节,进行准确、真实的描写,能够使人物的性格更鲜明、形象更丰满。通过相关人物的反映、评说,从侧面间接地烘托描写对象,可以起到睹影见竿的作用。侧面描写常常与正面描写结合运用。
《红楼梦》(投影) 《弃婴》(材料)
2、怎样叙事
叙事记叙文通过对事件的总体或局部的叙述和描写,来反映生活,表现一个深刻的主题。叙事记叙文虽然也离不开写人,但它写人主要是为了交待事件,而不是为了刻画人物。写好叙事记叙文要注意以下几点:
⑴注意要把事件的发生、发展、时间、地点、原因、结果交待清楚,使整个事件的叙述有头有尾,完整、清晰。
⑵注意要把记叙的顺序交待清楚,可以用空间的转移作为顺序,也可以用时间的发展作为顺序。
⑶注意要有一条贯穿情节的具体线索。线索在叙事记叙文中是多种多样的:有以中心事件为线索,有以具体事物为线索,有以象征事物为线索,有以典型人物为线索,有以典型环境为线索。一般来说,叙事记叙文只有一条线索,也有些叙事记叙文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线索。但主要的线索只有一条,称做主线,其余的叫次线。除了主线、次线之外,还有明线暗线的区别。
⑷,注意叙事要突出重点,详略得当,对叙事的素材能根据表达主题的需要进行选择和取舍,抓住最能突出主题的部分,舍去与主题无关的内容。
⑸,注意具体叙述和概括叙述相结合,掌握叙事节奏的强弱快慢。此外,在叙事中,恰当地运用抒情、说明、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也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丑娘》《家》(材料)
3、怎样写景
写景记叙文以描写自然景观为主,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春》等。自然景物是丰富多采的:江河湖海、日月星辰、峰峦峡谷、春兰秋菊各有特点。描写自然景物,要注意对自然景物进行细致深入的观察,掌握它们的特征,这样才能把山水风景写得有声有色,各具形态,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自然景物本来是无生命的,但写入作品中就会烙上作者感情的印记而获得生命。描写自然景物要善于抒情,做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这样才能产生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怎样把写景与抒情结合起来呢?
通常有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寄情于景等几种方法。触景生情是指眼前的景物触动和引起了作者内在的思想感情。作者由此展开联想,抒发出或温柔委婉,或雄壮豪迈的情思。借景抒情是指作者借自然景物和生活场景的描绘来抒发自己的主观感情。寄情于景是指作者在写景时带着某种主观感情(如欢乐、悲哀、苦闷、彷徨、恐惧、烦恼等)去观察和描写客观的自然景物,并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这种主观感情熔铸到客观景物的描写中,以客观之景来寄寓主观之情。
4、怎样状物
状物记叙文以状写事物为主。状物要做到“肖其形”、“传其神”,就必须对所状之物进行细致深切的观察,切实把握事物的特征。状物记叙文有以下几种写法。
⑴咏物寄志。作者通过对自然风物的具体描绘,寄托作者的强烈愿望、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情志。
⑵状物抒情。作者通过对自然风物的特点、特征的细致具体的描绘,抒发作者自己强烈的感受和真挚的感情。
⑶托物寓意。作者通过自然风物的具体描绘,寄寓深沉的思想和深刻的哲理,表达作者对生活的独到的理解和认识。状写事物中还可以有意识地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诸如拟人、比喻、以及象征手法等,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二) 议论文:讲究以理服人。说理严密。
近几年《百家讲坛》红遍中国,于丹、易中天、刘心武名家开讲,那种理论与论述,让人叹为观止。对我们做人、作文大有裨益。
根据近两年高考作文阅卷的情况看,有这样两个有意思的现象:一是绝大多数考生写的是议论文,二是绝大多数的议论文不像议论文。(不知道这些考生当年怎么学习《劝学》《师说》《六国论》等经典论著的?)
主要表现是:1、议论文结构不合体。如开头不提出论点,中间只写几个论据,而不分析,更没有分论点;甚至在列举论据时,还出现了大量的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
2、 思路不合逻辑。如开头提出的议论文论点是“干什么事都要三思而行”,按逻辑思路,接下来的论证应主要围绕“为什么要三思而行”来展开,即三思而行的重要性,或者三思而行能够带来的好结果;但是有的学生却重点在写“三思而行是什么”或者“怎样三思而行”,让人感到别扭。
3、 议论文论点和议论文论据之间缺乏必要的粘连,即通常所说的有述无论,有据无析。
为此,我认为高中议论文,必须走好以下三步,即结构合体,思路入格,粘连有术。
1、议论文的结构合体
议论文,分析事实,论证道理,当然要遵循一定的思维规律;这种思维规律反映在文章的外部形态上,就是具有一定体式的文章的结构。怎样写议论文才算“合体”呢?
一是根据议论问题的一般思维模式,应当是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或曰“引论”、“本论”、“结论”) 三大块构成?!疤岢鑫侍?”即在议论文开头一般要鲜明地提出中心论点,“分析问题”即在文章的中间要围绕中心论点展开分析论证,“解决问题”即在文章的结尾部分或者得出综合性结论, 或者提出前瞻性希望等。这一点,众所周知,兹不赘述。
二是分析问题即本论部分,要按一定的向度分层展开论述。所谓“向度”即论述展开的方向。这个“向度”有四个: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何果。一般情况下, 一篇中学生议论文作文,其本论部分只要从这四个向度中选择一个或者两个展开即可。但无论是从哪个向度展开, 其分论点之间都要形成一定的联系。一般来说,有并列式、递进式和对照式三种。
所谓并列式,就是围绕中心从同一个向度列出几个分论点,逐一论证。如果仅仅围绕一个向度写,那么几个分论点之间的关系大多是并列关系。
递进式同并列式结构相比,除了论点之间的意义联系不同以外,其段落的结构模式与并列式相同,就不再说了。
所谓对照式,就是从论题的正反两个方面入手,进行正反对比论证得出结论。其优点是结构简洁,论证充分,容易上手。最简单的对照式是在提出观点后,一段从正面论证观点,一段从反面论证观点,最后得出结论?;褂幸恢侄哉帐浇峁故窃谡娼新凼龌蛘甙诔雎劬莺?span lang="EN-US">,紧接着用转折或者假设的方式从反面展开论述。例如:议论文范文2
2、思路入格
议论文是论述问题的,当然要有一定的思路,即议论文各部分之间要有必然的内在联系。我们知道,议论文是论证问题的,你在提出议论文论点后,就要摆事实,讲道理,让你提出的论点令人信服地确立起来。因此,中心论点和各分论点之间就应当是因果联系,即中心论点是“果”,分论点是“因”。这个因果联系就是议论文的思路之“格”。
作为一个高中生的议论文作文,最起码要做到在中心论点和各分论点之间 ,论点和论据之间要有一定的因果联系。
学生提出中心论点后,只要围绕中心论点问一个“为什么”,就能找到提出分论点的方向。如中心论点是“只有坚守,才能使人的思想品德升华,才能成就一番事业”。稍加分析,就可发现这个观点是在说“坚守”的重要性,于是,分论点就要回答“为什么坚守很重要”这个问题。那么就可从“为什么”和“何果”这两个向度来立分论点。如“坚守是一种执着,使绝望变成希望”,“坚守是一种信念,使普通变得高尚”,“坚守是一种职责,使平凡变得伟大”。如果我们要检验这三个分论点和中心论点之间有没有必然的内在联系的话,只需在这三个分论点之前加上“因为”,在“坚守很重要”之前加上“所以”,再连起来念一下即可。
同样,分论点和议论文的论据之间,也应当是因果联系。如在“坚守是一种职责,使平凡变得伟大”这个分论点后面,就可这样展开论述:“边防战士的坚守,使国家安定祥和;人民教师的坚守,使桃李满天下;白衣天使的坚守,使病魔为之屈服?!庇秩缭凇白杂墒撬枷氲穆伞闭飧龇致鄣阆驴梢哉庋箍凼?/span>:“行动可以受制于客观现实,思想却永远享受绝对的自由。有了这份思想的自由,才有了集豪放与浪漫于一身的诗仙李白;才有了身陷囹圄还在感叹‘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落魄后主李煜;才有了向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天才诗人海子。总之,因为这份思想的自由,社会才会在其牵引之下不断地进步,才会创造出一个个永载史册的人类奇迹?!?/span>
3、粘连有术
一篇像样的议论文,除了议论文的结构合体、思路入格外,还有更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对论点的恰当阐述和对论据的中肯分析;没有这样的阐述和分析,议论文论点论据就不能粘连起来,而这个粘连是有“术”的。
(1)观点+过渡+事例+分析
这个步骤中最重要的是“过渡”和“分析”。所谓“过渡”就是要在观点和事例之间,用适当的词句来勾连,以接通文气,使观点和议论文材料在语言形式上畅通无阻。所谓“分析”,就是事例叙述完之后,还必须对事例进行适当的分析评论,指出其本质特点,使事例和论点在内容上联结在一起。
(2) 观点+过渡+论据+分析+归纳
这种议论文论证方式就是在第一种的基础上加了一个“归纳”。所谓归纳,就是从多个事例中提炼出必然性的东西。既然要从多个事例中提炼,那么,“论据”部分,就应是两个或三个以上。
一般道理+个别道理
即“演绎推理法”。前面的分析归纳是从个别到一般,而演绎推理法是从一般到个别,用普遍性的真理(论据)来证明特殊的论点的方法。
如果完成了以上三步走,大概就能写出像样的议论文了。
例文08高考。
(三)雕虫小技列举
1、 关键处有文采
讲究用词,精心锤炼:一字传神,使表达准确、贴切、形象、生动,语言因此而有文采。
巧用修辞,恰当的修辞能使语言生动、形象,文采斐然。
选择句式,可以使语言准确、凝练,连贯,增强表达效果;
巧用名言警句,可以使句子厚重、凝练、警策、含蓄,具有丰富的意蕴,因而使语言有文采?!?/span>弃 婴》
2、新颖题目有亮点
常言道:“题好一半文”,“人靠衣装,文靠题装”??杉饽恐匾?。好的题目会让评卷者眼睛为之一亮,顿生好感。拟题的技巧多种多样,其中利用修辞方法就是一个诀窍。有人说:“修辞是作文的魔水”,拟题目也是一样,修辞会让题目异彩飞扬。如:《炖好艺术的“腊八粥”》、《海棠依旧?绿肥红瘦?》、《周庄,那一抹绿》、《小心这把双刃?!?、《我闻到了阳光》等都用了各种修辞格。
3、写好开头与结尾
精彩的开头(“凤头”),是作文成功的一半;巧妙的结尾(“豹尾”) ,往往能出奇制胜。
好的开头:或有气势,或有文采,或有真情,或有哲理,或有情趣,或有诗情画意。所谓先声夺人。
好的结尾:或呼应开头,或出奇制胜,或卒章显志,或耐人寻味。
3、让鱼儿不时浮现
高考作文评卷时间紧,任务大,阅卷老师不可能像平时批改作文那样细致,反复地看,往往是“一目十行”,抓观点,找要点,寻亮点。而“中心句”是展示考生主要观点,反映文章要点,显示作文亮点的最佳形式。否则,阅卷老师在特定的短时间内寻找不到你文章的主要观点的话,吃亏的显然是你。因此,一般来说,论说文的“本论”部分的结构要么是并列式,要么是递进式,要么是正反对照式。每个段落最好用中心句开头,这样“一目了然”,层次也很清楚。有的考生还用小标题来代替中心句,也是一种办法。如《杂,也是一种美》的作者从三个方面来论述的:杂,意味着变化;杂,意味着进步;杂,也是一种美。同是论“杂”,另一位考生在讲怎样成为“杂家”时,也是从三个角度论述的:要“杂”,就要有海纳百川的勇气和胸襟;要“杂”,就要有贯通古今的眼光;要“杂”,就要有思考,有选择,有提炼,有发展?;褂幸桓隹忌蚴谴尤隽煊蚶刺福何幕趵氩豢?span lang="EN-US">“杂”,社会发展离不开“杂”,自然界也离不开“杂”。
三、几点建议
1、 多读书:腹有诗书气自华(假设一道五个答案的排序题,你根据自己的爱好排列:A.韩剧B.百家讲坛C.经典诗歌朗诵会D.歌星演唱会E.武打剧)
2、 勤观察:细节决定成败(感动中国人物,奥运会,四川地震,人际关系等)
3、 多练笔: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成功的例子:04级陈辉124分,08级胶南一考生全省50名,比第一名差不到20分。两科第一,但语文不到100分。)
4、 勤总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最后借用徐志摩的诗作结:
那榆荫下的一潭, 寻梦?撑一支长篙,
不是清泉,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是天上虹; 满载一船星辉,
揉碎在浮藻间,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预祝同学们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