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示错”教学在《洋流》一节的应用
高三地理 徐夏
所谓“示错”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恰到好处地、有意地把估计学生易错的做法展示出来,或是把学生错误的做法展示出来,以引起学生的注意,然后通过师生共同分析原因,加以纠错,达到及时、有效预防并避免学生出现同样错误的目的。
《洋流》一节的重点之一是洋流的分布规律,利用传统讲授法教学时,教师易讲,学生易懂,但知识一经运用,老师强调的原理规律就会遗忘,知识难以迁移运用。经过思考,我采用了让学生“示错”,然后纠错的过程,主要课堂活动如下:
活动内容 |
学生错误展示 |
错因分析 |
及时纠错 |
自绘气压带、风带图 |
风向出错 |
死记硬背,忘记利用高低气压带绘风带的原理。 |
教师启发,利用风向的作图原理进行纠正。 |
根据风带,讨论完成洋流模式图 |
西风漂流的纬度位置画错 |
不明确南北西风带的大致纬度。 |
熟记西风带的纬度范围,由此确定西风漂流的纬度位置。 |
模式图训练: 方框内为大陆,绘制过A、B、C、D四点的洋流 23.5°N 66.5°N |
|
2.洋流模式图明白了,但出现其中的局部图就不能正确判读。 |
做洋流分布规律的题目应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海陆位置 2.注意南北半球 3.把握中低纬度和中高纬度大洋环流的大致界线 4.细节:洋流应画在海洋中 |
事实证明,学生只有在动手训练并暴露了问题后才会引起他们足够的重视,而在教师的引领下,在课堂上及时明确他们自身易错易混点出现的原因,当堂纠错,能够让学生理解得更透彻,记忆时间也更长久??魏笱盗废允尽笆敬怼苯萄Хǖ男Ч己?。